最近,儋州市“95后”選調生武睿參與的一份督查調研報告,引起儋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為一家落戶洋浦經濟開發區的石化新材料企業解了燃眉之急,收獲企業點贊。
外界不知道的是,這份報告的出爐,殊為不易。剛開始,囿于工作經驗和閱歷,武睿和同事實地調研后初步拿出的督查報告并沒有獲得單位通過。他的導師謝華雯及時介入,一邊剖析他工作中的不足,一邊耐心地指導他修改報告,“問題抓得準,督查才高效,問題才能更快解決”。
在謝華雯的悉心傳幫帶下,“督查新兵”武睿雖然入職才半年多,卻學到不少真本領。這一切,都得益于今年4月儋州市委組織部啟動的選調生“東坡青苗”培養項目。
一對一傳幫帶
“好師傅”領進門
剛離開校門,旋即走進新單位,從未接觸過的督查工作,讓武睿既充滿期待,又心中忐忑——去年底,他考入儋州市委督查和績效考評委員會辦公室,成為儋州市最新一批選調生中的一員。
他還有另一個稱呼:“東坡青苗”。這也是儋州洋浦錄用5年內選調生的共同稱呼。
以前,像武睿這樣的選調生,進入錄用單位后,如同一張“白紙”,主要由所在單位進行培養使用。由于每個單位選調生數量少,錄用單位各自的培養體系也參差不齊,一些單位的重視程度不夠,培養機制不完善,不少選調生處于“放養”狀態,成長速度較慢。對用人單位而言,人才效能沒得到充分發揮,也是人才資源的一種浪費。
為了讓“東坡青苗”們茁壯成長,儋州市委組織部在深入調研基礎上,建立了一所特色的“東坡學堂”。“‘東坡學堂’并不是一所實體學校,而是專門培養青年干部的新‘黨校’。”儋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王賢明介紹,該市通過“三學三提三比”系列培養舉措,建立常態化培養機制,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選調生隊伍。培養周期為2023年4月至2025年12月。
為實現“師傅領進門”,在“東坡學堂”中,儋州為每一位“東坡青苗”學員都配備了一位優秀導師。據了解,儋州市委組織部創新推行兩年制導師幫帶培養機制,從錄用單位選聘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工作實績優、善于指導和關心同志的領導干部,擔任選調生培養的“思想+業務”成長導師,“一對一”傳幫帶。通過壓擔子、交任務、做調研等多種方式,全方位提升選調生能力素質。
“青苗”按需“點菜”
部門精準“上菜”
為了充分調動選調生自我管理、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讓選調生說了算”成為“東坡學堂”的一大特點。
“東坡學堂”的核心培養課程是“三學三提三比”,包括“三學育好苗”即:學理論、學黨史、學經驗;“三提墩壯苗”即:崗位培訓提升、導師幫帶提升、崗位鍛煉提升;“三比選優苗”即:比收獲體會、比調研成果、比工作實績。
“‘三學三提三比’共有9項實施方案,都是選調生分組集體調研討論出的結果。”儋州市委組織部公務員二科副科長陳曉強介紹,以年度為學習周期,選調生們可以制定具體的培養計劃,比如授課老師的選擇、現場調研學習的點位等。
根據“東坡青苗”提供的培養需求“菜單”,儋州市精準組織“上菜”。
針對工作崗位基礎能力要求,儋州市常態化舉辦初任培訓班和實操訓練營,重點圍繞“辦公業務知識技能、辦文辦會辦事程序、機關工作理念方法、應急管理、相關政策法律法規”等內容,采取“菜單選課+班委自治+積分管理”形式,引導選調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思考”轉變,持續提升選調生崗位適應能力。
建立專屬成長檔案
一人一檔跟蹤培養
“東坡青苗”成長怎么樣,還得用工作實績說話。
儋州市建立選調生成長檔案,實行“一人一檔”跟蹤培養。將“教育培訓、實踐鍛煉、考核獎懲、急難險重任務”等工作實績作為成長檔案的主要內容,把模糊籠統的評價變為可量化可考核的成長檔案。
陳曉強介紹,根據“東坡青苗”季度成長檔案評分,儋州市實行“紅黃綠”亮燈管理,每年度亮“綠燈”的通報表揚,亮“黃燈”的制定下一步培養提升措施,亮“紅燈”的由單位主要負責人提醒談話。成長檔案評分結果作為年度考核、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確保選調生隊伍“水質優良”。
此外,儋州市還結合選調生個人專業、崗位需求、培養潛質等特點,每年度分批分類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崗位鍛煉。通過“征地拆遷鍛煉一批、招商引資鍛煉一批、助企紓困鍛煉一批、巡察接訪鍛煉一批”等方式,加壓鍛煉選調生,切實幫助其豐富閱歷、積累經驗、增長才干。
(海南日報那大6月26日電)
原標題:儋州洋浦創新設立“東坡學堂”,一對一培養選調生 “東坡青苗”何以茁壯成長?
責任編輯:符金花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