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南海時評:樹立土地紅線思維,牢牢端穩“中國碗”

  6月25日是第三十三個全國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

  民以食為天。要想端牢“中國飯碗”,就必須守住18億畝土地紅線,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依法規范土地存量。糧食生產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耕地是糧食生產的根本條件。守住土地紅線,我國的糧食在生產才會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只有采取硬措施保護好耕地,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才能保護好糧食生產能力,保證糧食供給的持續穩定增長,為促進經濟更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嚴守18億畝土地紅線,讓法律成為根本遵循,做到“依法治土” 。當下,依法治國已經成為社會共識和行動,依法治國不但要體現于社會生活,更要體現于經濟生活,尤其在土地保護方面更要做到有法可依。十年來,我國耕地保護法律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和健全,就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等作出了專門部署。據《2022年自然資源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共有耕地12760.1萬公頃,約合19.14億畝,凈增加約130萬畝,耕地面積總量連續兩年實現凈增加。有了法律保障,做到了“依法治土”,土地存量明顯上升,為端牢中國飯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壓實責任制,一級帶一級,責任到人,獎罰分明。只有土地紅線意識增強了,才能上行下效,人人注意節約土地。浙江省自2019年率先開展了“百千萬”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建設,對近100萬畝永久基本農田進行集中整治,打造適宜規模化種植和現代農業生產的優質耕地。山東省在全國率先推行耕地保護“田長制”,建成空天地一體化自然資源監測監管系統,12萬余名田長實現了管轄范圍落地上圖、巡田路線實時記錄,對耕地違法行為的監測監管能力顯著提升。三分布置,七分落實,夯實責任制基礎,層層把關,做到賞罰分明,用法律規章約束土地行為已是勢在必行。

  糧食安全關乎國計民生,關乎國家未來發展大計。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必須從節約每一寸土地做起,才能爭取讓更多的“中國土”換來更多“中國糧”!(李紅軍)

責任編輯:楊彥婷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地評線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菠菜资源平台大全-最新菠菜网正规平台入口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