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目標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

  □ 羅麗娟 李莎莉

  現代化是一個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而引起整個社會發生深刻變化的過程。根據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因此,人的發展是現代化的重要條件。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時強調,“現代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可見,習近平總書記將人民至上立場貫穿于現代化整個過程,不僅體現中國式現代化真理與價值的有機統一,而且將中國式現代化的階段性目標與最終目標相聯系,有利于中國式現代化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中國式現代化的最終目標:

  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自由而全面發展,不僅是指個人的體力、智力、社會交往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得到發展,而且是指全體社會成員都得到自由全面發展。

  實現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發展,是貫穿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始終的一條主線。馬克思把人的發展劃分為人的依賴、物的依賴及自由個性三種歷史形態。在人統治人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人沒有獨立性,人與人相互依賴;在物統治人的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得到相當發展,商品經濟占統治地位,人獲得了一定的獨立性,但這種獨立性建立在對物的依賴的基礎上;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當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和他們的共同生產能力成為社會財富的時候,人的自由個性才能得到真正發展。

  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是共產主義社會的根本特征。在共產主義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消費資料實現按需分配,人與人之間利益差別和利益劃分消失,社會關系高度和諧。舊的社會分工消失,人們擺脫了對舊的社會分工的“奴役般的束縛”;生產效率的極大提高使自由時間大大延長,為人們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消費資料按需分配使勞動時間和勞動能力不再是分配消費品的尺度,勞動擺脫了謀生的壓力,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們充分認識世界和熟練地運用客觀規律,擺脫了必然的支配,可以自由自覺地創造自己的歷史,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

  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在共產主義實現具有必然性。人類社會的發展已經證明,人類社會在社會基本矛盾的推動下由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依次更替的過程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從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看,資本主義社會在社會基本矛盾的推動下已孕育出了新的社會因素,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是對自身的自我否定;同時,資本主義社會生產效率的日益提高正在為新的生產關系的出現創造著物質條件,其被新的社會形態所代替具有必然性。因此,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實現是客觀規律,不是主觀幻想。

  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階段性目標: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具有條件性和過程性,是一個逐步實現的過程,需要經歷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充分發展,不斷積累條件。

  當前世界范圍內有兩種現代化模式,資本主義現代化和社會主義現代化。資本主義現代化是現代化的最初模式,發源于西歐,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得到深入和廣泛發展。隨著資本主義在世界范圍內擴張,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被強制納入現代化的進程,民族的、國家的歷史發展為世界歷史。俄國十月革命后,隨著社會主義由理論變為現實,蘇聯最早開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踐。

  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生產力還不夠發達,還不能實現消費資料按需分配,舊的社會分工仍然存在,還需要通過發展商品經濟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勞動時間和勞動能力還是分配消費資料的依據,但社會主義現代化與資本主義現代化根本不同,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有著共同的價值追求,那就是以人的發展為目的,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社會主義階段是一個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積累條件的階段。在這一過程中,隨著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因素不斷生成,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將經歷一個由少數人到多數人、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的不斷發展的過程。由于社會主義首先出現于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和地區,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長期性,在社會主義漫長發展過程中,因社會主要矛盾的發展變化又使社會發展呈現出不同的發展階段,每一階段又呈現出不同的階段性特征,我國當前還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中國式現代化: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始于近代,隨著資本主義列強的入侵而被動開啟。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

  人民立場始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立場,促進人的發展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不懈奮斗的價值追求。毛澤東同志在革命時期就提出,“共產黨就是要奮斗,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鄧小平同志曾提出判斷工作得失的“三個有利于”標準,其中最后一個標準就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澤民同志所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最后一個“代表”就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錦濤所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要義就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現代化的探索和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目標如期完成,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為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待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時,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將邁上更高臺階,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基礎將更加堅實。

  總之,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階段性目標,朝著共產主義階段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最終目標前進,但“共產主義決不是‘土豆燒牛肉’那么簡單,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我們應始終將階段性目標與最終目標相結合,堅定信心,振奮精神,以開拓奮進的姿態,以實實在在的努力朝著現代化的最終目標前進。【作者系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單位為海南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本文為國家課題《新時代黨建工作引領城市社區治理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1BDJ071)】

原標題: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目標

責任編輯:林靖鈞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瓊理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菠菜资源平台大全-最新菠菜网正规平台入口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