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都市報2022年度媒體社會責任報告
一、前言
《南國都市報》是由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主管主辦的綜合性都市報,是海南都市類媒體中日發行量最大的一張報紙,于2001年1月1日創刊發行。
2022年,南國都市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承擔“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大力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凝聚起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堅持“用心、用行、用情”的辦報宗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媒體的社會責任,不斷增強媒體的影響力和公信力。積極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創新報道形式,堅守網絡的輿論陣地。以報網深度融合為中心,切實提高質量和水平,把握好時、度、效,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傳播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南國都市報2022年度榮獲多項榮譽:
2022年度,南國都市報榮獲第33屆海南新聞獎一等獎4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6個。
二、政治責任
(一)重大主題宣傳報道
2022年,南國都市報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認真做好重大會議、重要活動、重點部署等重大主題宣傳報道。
1.在重大主題宣傳報道上高度重視、精心組織、主動創新,在讀者中產生廣泛的良好反響。全年的主題宣傳報道規模大、聲勢足、亮點多。
2022年,南國都市報圍繞黨的二十大、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海南、全國兩會、海南省第八次黨代會、海南兩會、博鰲亞洲論壇、第二屆消博會等重要時間節點、重大主題宣傳報道,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溫度、有力度的系列報道,講好中國故事、海南故事,不斷提升主流媒體影響力。這些重磅報道制作精良、傳播廣泛、反響良好。
全力以赴做好習近平總書記來海南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宣傳報道。全方位高質量做好黨的二十大報道。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條主線,高位謀劃、精心策劃,做好宣傳報道工作。會前,開設“非凡十年看海南”“喜迎二十大·領航中國”欄目,通過 “遙瞰征途”“賬本里的十年”“我們的新時代”等子欄目看十年來海南闊步前行,取得的喜人成績。會中,開設“新時代 新跨越·黨的二十大特別報道”欄目,聚焦大會各項議程和黨的二十大報告,講好二十大故事。會后,結合海南在全省開展的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宣講活動,推出《大地長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宣講活動系列報道》。從宣講者和聽眾等不同角度,以小見大,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時代脈動和精神氣象,精彩呈現令人蕩氣回腸的中國故事。
總書記考察海南報道版面(4月14日)
非凡十年看海南報道版面(8月6日)
做好全國兩會、海南省兩會、海南省第八次黨代會報道。南國都市報牢牢把握報道基調,準確領悟會議精神并嚴格把關,以圖表、關鍵詞解讀等豐富多樣的形式,先后策劃推出 “踔厲奮發新征程”“踏浪前行自貿港” 系列報道,全面呈現了國家建設的宏偉藍圖,以及海南自貿港建設蓬勃興起,為百姓及時、準確傳達政策信息,承擔起了媒體的橋梁作用和責任,取得了良好的報道效果。
海南兩會報道版面(1月22日)
做好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報道。年會期間,推出縱論自貿港、年會觀點、年會聚焦等欄目,帶讀者傾聽開放創新的“博鰲聲音”。做好第二屆消博會報道。展會期間,推出包裝精美的“逛會指南”,為參會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份集吃住娛購于一體的觀展手冊;推出“首發首秀”、“華夏風物”欄目,帶讀者看消博會上的國際知名奢華品牌、火出圈的國貨潮品;推出多篇“消博會深觀察”報道,深刻分析當下消費新趨勢。
第二屆消博會報道版面(7月26日、28日)
2.積極宣傳報道海南自貿港建設取得的成就。開設“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新海南財經觀察”等專欄,在重要節點全面展示海南自貿港的建設成就。
為展現2018年4月13日以來海南取得的發展成績,策劃推出“殷殷囑托 海南答卷——海南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精神特別報道”,從經濟、社會、生態等多個方面聚焦海南自貿港建設取得的成效。
策劃推出《新海南財經觀察》欄目聚焦國內外財經熱點話題在海南的落地情況,以及深度關注海南自貿港發展,向受眾解析產經新聞背后的發展走勢。
“殷殷囑托 海南答卷”報道版面(4月13日)
(二)緊貼熱點,發揮輿論引導作用
南國都市報在重大、突發、熱點問題上主動發聲,設置議題,在教育、養老、住房、醫療、疫情防控、城市建設、社區話題等重點民生問題上,推出多個有影響力的報道。8月疫情襲擊海南,南國都市報迅速反應,推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大仗硬仗”特別報道,在近兩個月的時間里,推出動態防疫信息,抗疫故事、抗疫日記、抗疫科普、求助信息、專家答疑等欄目。策劃推出24個版特刊《你的身影 鐫刻我心》,致敬2022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援瓊醫療隊。推出致敬抗疫人物特刊《英雄本色》,用16個版8張水彩畫感恩每一位可愛的平民英雄。
《你的身影 鐫刻我心》報道版面(9月10日)
《英雄本色》報道版面(9月26日)
策劃推出“堅決打好‘六水共治’攻堅戰”大專欄,聚焦海南水環境治理怎么做、哪些水環境問題有待改善、身邊的水環境有哪些可喜的改變等問題。策劃推出“踐行不‘塑’之約 關注海南禁塑”系列報道,從環保意識、市場監管和執法、環保塑制品產業鏈現狀等角度呈現海南禁塑成果與挑戰。策劃推出 “海口交通如何加速跑”系列報道,從擁堵狀況、路網建設難點、建議、管理等多方面全方位剖析海口交通發展的痛點、堵點。
“海口交通如何加速跑”報道版面(7月11日)
“踐行不‘塑’之約”相關報道版面(11月9日)
“六水共治”相關報道版面(1月6日)
(三)正確履行輿論監督職能
2022年,南國都市報推出多篇輿論監督報道和調查性報道,對不良現象進行曝光揭露,抨擊時弊,懲惡揚善,設置了“天天315”“新海南調查”“問政海南”等重點欄目,彰顯了南國都市報的影響力和社會責任意識。“天天315”欄目推出多篇消費調查,維護了群眾的消費權益。“新海南調查”欄目圍繞撂荒地、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難、海口北港島遭犁地式趕海等熱點話題進行深度追蹤,讓輿論監督和調查報道更有力度。“問政海南”欄目對充電樁難進小區、小區停車位只售不租亂漲價、道路積水難行、共享單車亂停放占道等民生熱點話題進行監督報道,促進了一批“難點、堵點、痛點”問題的解決。
“天天315”相關報道版面(3月15日)
“海口北姆堆:網紅的幸福與煩惱”相關報道版面(5月31日)
“小區停車位只售不租”相關報道版面(3月21日)
(四)積極開展對外傳播
南國都市報重點打造運營了《這里是海南:秘境尋蹤》《跟著非遺看海南第二季》《果然有種》《自貿港的年輕人》等聚焦海南生態環境、南繁種業、本土特色文化的內外宣精品欄目,通過多平臺合力推介,傳播力、影響力顯著提升。傾力打造的海南第一檔聚焦種業領域的融媒體特色專欄“果然有種”,積極探索媒體+種業品牌服務,講好種子+果子的故事,展現海南種業、中國種業的新作為、新突破、新成果。《這里是海南:秘境尋蹤》系列生態微紀錄片前三季播放量累計超1.8億次,在國內外多個媒體平臺獲得廣泛傳播。《秘境尋蹤》系列視頻入選《2022年度“學習強國”百靈短視頻百強榜》。
“這里是海南:秘境尋蹤”相關報道版面(10月10日)
三、陣地建設責任
(一)打造強大融媒體矩陣
2022年,南國都市報不斷深化改革工作,以報網深度融合為中心,打造強大融媒體矩陣,傳播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截至2022年12月底,南國都市報全平臺粉絲量超1100萬,其中,南國都市報抖音粉絲量393萬+,點贊量1.6億,位于省內媒體前列。
(二)積極開展融媒體報道
《開往春天的列車》系列融媒體產品在全國兩會期間與20多家全國省級媒體聯動報道,打造了突破3億閱讀量的現象級產品。策劃推出報網融合版面《瓊州如此多嬌》,視頻產品在報紙上進行二度創作,版面出彩,體現了媒體融合意識。聯動全國20多家媒體和平臺推介《打卡海南》海口灣日落、昌江棋子灣日落等慢直播,獲得良好傳播效果,#打卡海南#話題閱讀量超2000萬。與市縣融媒體中心聯動,資源共享,聯動各市縣融媒體中心聯合生產內容。在8月份海南疫情期間,南國都市報抖音和視頻號在各市縣融媒中心供稿的基礎上,精編內容做二創后為市縣供稿,共同發布,在市縣融媒間真正實現了有效融合。
(三)推進融媒體平臺建設
持續強化全員融媒意識,加強傳播渠道統籌,讓報網端微串聯各大產品線,讓新聞內容的傳播力、影響力裂變式放大,實現新聞遞進策劃、原創一次采集、編輯多次生成、渠道立體傳播。
四、服務責任
(一)信息服務全面到位
2022年,南國都市報持續為讀者做好信息服務,及時準確刊發政務信息、惠民政策信息、用通俗易懂和可視化的版面語言為廣大讀者進行解讀,及時發布交通、天氣、健康等便民生活信息,為讀者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策劃推出春節服務手冊、疫情防控科普、“趕考”地圖、卡塔爾世界杯觀賽指南、海口公交線網優化等特色報道。
春節服務手冊相關報道版面(1月30日)
世界杯觀賽指南相關報道版面(11月18日)
“趕考”地圖相關報道版面(6月6日)
(二)搭建公益服務平臺,積極參與公益活動
2022年,南國都市報繼續積極參與公益活動,搭建“南國情緣”平臺,舉辦南國相親公益活動,為青年男女牽線搭橋;開展“圓夢行動”,幫扶困難家庭大學生。策劃承辦的“感動海南”十大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已連續成功舉辦11年,推出了380余名典型人物,百人入選年度人物,成為海南挖掘凡人善舉、表彰先進典型、弘揚社會正氣的一項重要品牌活動。2022年年底《凡人善舉 最是人間溫暖——十年百人“感動海南”故事珍藏》讀物印刷發布。“公益海南”行動自2019年發起至今,已經持續運營4年,圍繞愛心助農、社會救助等方面開展活動,取得良好社會效果。2022年,“公益海南四號行動” 為受疫情影響的待銷農產品牽線搭橋,專版推出滯銷農產品信息解廣大農戶燃眉之急。共報道采買信息近千條。免費推出價 值 1000 萬元刊例價的公益廣告,用于刊發海南省中小微企業的公益活動或產品促銷信息,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感動海南”報道版面(12月27日)
“公益海南四號行動”報道版面(9月2日)
五、人文關懷責任
(一)察民情、傳民意,做好民生報道。
民生報道歷來是南國都市報的重點報道領域,2022年,南國都市報繼續重點關注就業、醫療、教育、養老等民生話題,推出多篇策劃報道,反映婦女、兒童、老年人等意見呼聲。
策劃推出“暑期防溺水”系列報道,回訪曾經發生過事故的水域,查看安全防范情況。刊發“部分曾發生溺水事故水域 防溺措施仍不足”“暑期防溺水 家長要補補課”等報道。關注小區舊改,刊發“30年小區‘舊改’居民:希望‘大改’”報道。聚焦海口部分公共場所如廁難,刊發“‘公廁荒’ 讓人急”報道。關注海南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解鎖養老新模式。
《解鎖養老新模式》報道版面(11月3日)
《“公廁荒”讓人急》相關報道版面(3月20日)
“問政海南”相關報道版面(3月29日)
“國際婦女節”報道版面(3月8日)
(二)災難和事故報道凸顯人文精神。
關注臺風高溫等事件,推出系列報道。在災害事故報道中,及時發布救援服務信息,反映老百姓的訴求,挖掘人們守望相助的感人事跡。報道以人為本,有態度有溫度,不對受訪者做二次傷害提問,凸顯人文精神。從關愛生命的角度,挖掘災難事故中的人性光輝,同時提供理性的科學提醒,予以正面引導。
“迎戰臺風暹芭”報道版面(7月3日)
(三)以人為本,開展多樣民生社會活動,豐富市民生活。
南國都市報社傾心打造的親子教育平臺——南國都市報小記者俱樂部,全年看展了40余場包括職業體驗、社會實踐、自然導賞、知識科普、愛心公益 、對話“名人”在內的十大主題實踐活動。繼續開展“追光少年行”海南少兒讀黨報、學黨史、感黨恩系列活動,活動走進全省各市縣小學,活動內容包括記者、感動海南十大人物進校園、賣報小行家、我是小小通訊員等。
“追光少年行”報道版面(3月21日)
“南國都市報小記者俱樂部活動”報道版面(4月25日)
六、文化責任
南國都市報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致力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海南本土文化,積極參與文化活動,充分報道文化活動,挖掘傳統文化精髓,讓更多群眾接受文化的熏陶,以推動地方文化事業的發展。2022年,南國都市報做好2022年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節慶活動, 聚焦多項民族風情濃郁、地方特色突出、群眾喜聞樂見的民俗活動。國際博物館日推出專欄報道,將鏡頭對準海南省博物館,通過介紹館藏珍品,讓國內外游客全方位了解海南的自然地理、民族歷史、文化藝術等旅游資源。推出“跟著非遺看海南第二季”系列報道。用圖片、文字和視頻的形式,生動地介紹了瓊劇、黎族服飾、椰雕、古法熬糖、南海航道更路經等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產。
“跟著非遺看海南”報道版面(11月23日、12月21日)
七、安全責任
南國都市報2022年度無重大差錯見報,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履行安全刊發責任:
1. 始終強調底線思維,強化風險意識、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嚴格把關內容審核。嚴格執行“三審三校”制度,確保新聞報道準確客觀、導向正確,稿件質量過硬。在日常工作中實行總編輯早報題制度,總編輯主持采前會,指導當天重點新聞的策劃及采編安排,并在時政報道、輿論監督等方面把好關、把好度,維護出版和刊發安全。
2.不斷加強采編、設計、組版等相關人員業務培訓、提高安全出版意識。
3.嚴格執行采編出版流程和各項規章制度,形成選題、采訪、編輯、終審、刊發等全流程無縫對接的工作管理體系;對稿件進行嚴格把關,刊發前稿件須經過責任編輯、部門值班主任、值班編委、總編輯審核,未經終審發稿人簽字確認稿件不得刊發,明確責任到崗到人,有效杜絕可能出現的安全紕漏。
4.加強對硬件、軟件系統的維護,及時查補技術漏洞并升級系統,確保出報過程安全順暢;強制采編必須使用黑馬校對對新聞內容進行文字校驗,做到黑馬校對使用全覆蓋;建立敏感詞庫,當內容管理系統識別文章中存在敏感詞時,將禁止進行存盤操作,確保稿件簽發的安全性在可控的范圍內。
5.認真總結梳理出版過程中的各類風險點,并形成實操手冊下發到人,在采編、出版、印刷過程中細致比對,嚴格規避刊播風險。統籌協調有關部門修訂多項采編規范制度,包括,《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制度》《信息安全保障制度》《新聞信息發布審核制度》《南國都市報風險點及其防范辦法》《南國都市報內容差錯獎罰辦法》等。
6.強化問責,每月編發通報對涉事相關人員進行警示和處罰。在內部管理提醒方面,總編輯落實提醒談話制度,對于在日常中出現的差錯,以談話的方式,及時提醒部門負責人和責任人員注意防范風險,并做成記錄傳閱。
八、道德責任
2022年,南國都市報社員工能夠嚴格遵守《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弘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積極接受社會監督,多渠道接收、回應聽眾意見。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杜絕有償新聞行為,自覺抵制低俗庸俗俗媚,自覺維護社會公序良俗。在公開采訪時出示記者證,刊發稿件執行實名制,采訪過程堅持真實、全面、客觀、公正的原則,不利用采編報道謀取不正當利益。全年無記者違反職業道德和新聞紀律等行為。
九、保障權益責任
本著對每一位員工負責的原則,南國都市報社2022年采取多種措施保障職工的權益。報社嚴格執行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及海南日報報業集團的相關規定,每月都會及時繳納“五險一金”,落實職工工資正常晉升;嚴格遵守休假制度和加班補貼、調休制度,為員工進行年度體檢等,還組織職工加各種文體活動,保障職工身心健康。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為全體采編人員提供多場培訓,并分批選派采編人員外出學習,提升員工的業務技能。支持保護正常采編行為,規范新聞記者證管理,為符合條件的采編人員及時申領記者證,及時收回離職、退休等采編人員的記者證。
十、履行合法經營責任
2022年,南國都市報嚴格執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海南日報報業集團的管理規定,規范廣告、發行、創收等經營行為,確保有效履行媒體合法經營的社會責任。作為海南日報報業集團的一份子,南國都市報堅決執行采編與經營兩分開的基本管理制度,在報紙發行、廣告經營、財務管理等方面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允許采編人員跨部門從事經營活動。報社的經營行為合法合規。
十一、后記
2022年度,南國都市報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盡到了職責,做出了一定成績,但也清醒地認識到差距和不足。在新聞宣傳方面,還要加強統籌策劃,不斷采寫推出更多有分量、有影響的鮮活新聞、獨家報道;在輿論監督、深度報道領域仍需提高報道水平;在媒體融合方面成效初顯,但與國內知名媒體還有較大差距;在報業經營方面,與市場接軌速度不快,傳統經營格局還未根本改變,需在整合營銷上尋求更大突破。
下一步,南國都市報將深入推進融合發展,加大優質內容生產,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和業務建設,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高素質隊伍。將進一步加強對采編人員的能力培訓,不斷提高記者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進一步捋順采編各環節的運行機制,全力建設新型主流媒體,以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內容建設來履行媒體的職業擔當和社會責任。持續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堅定向深度化、移動化、平臺化、可視化、智慧化方向轉型,進一步增強報網融合后的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努力建立一整套適應新的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的采編運行機制。
南國都市報社
2023年5月16日
原標題:南國都市報2022年度媒體社會責任報告
責任編輯:曾令瑾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