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2022年度媒體社會責任報告
一、前言
(一)南海網概況
南海網創辦于1999年1月1日,是由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省委網信辦主管,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認定的海南省級重點新聞網站,是海南省委、省政府認定的“一報一臺一網一端”中一網(南海網)、一端(新海南客戶端)的運營單位,同時負責運營海南國際傳播中心,是海南規模最大的新聞門戶網站和網站數字內容采集加工團隊。
2010年,南海網根據海南省文化單位轉企改制要求,成立海南南海網傳媒有限公司,開始公司化運作。2016年6月,南海網進行股份化改造,整體變更為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同年底,在海南省委宣傳部和海南省委網信辦的大力支持下,南海網掛牌“新三板”(股票代碼:870080),成為海南國有文化企業掛牌“新三板”第一股。
(二)社會責任理念
南海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宣傳導向上,始終堅持政治家辦網的理念,始終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彰顯省級重點新聞網站的作為擔當。在創新媒體發展上,深入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加快構建立體多元的現代化傳播體系,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陣地。
(三)獲獎情況
2022年1月,新海南客戶端榮獲“快手2021年度信任之星”殊榮,新海南快手號“粉絲突破1000000”。
2022年11月,南海網共有15件作品獲得第三十二屆海南新聞獎,其中《雨林總動員:神秘雨林,萬物至美》《嚴實工作作風,海南的“王處長”們也應走出辦公室》等4件作品獲一等獎;《這里是海南•秘境尋蹤》等五個作品獲第三十二屆海南新聞獎國際傳播類別的一、二、三等獎。2022年11月,海南國際傳播中心榮獲2022年美通社融媒傳播獎。
海南國際傳播中心撰寫的《抓好自貿港國際傳播 全方位講好海南故事》,獲評中宣部2021年《對外宣傳通訊》優秀稿件(2022年公布);2022年,海南國際傳播中心撰寫的《海南探索國際傳播體系 講好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故事》,被中宣部《對外宣傳通訊》作為排序第一的創新案例向全國推介。
二、履行政治責任情況
(一)高舉旗幟,把握導向,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網上宣傳。
南海網積極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網上宣傳,堅持在網端首頁、首屏、頭條充分宣介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活動、重要講話。內宣方面,2022年南海網始終緊扣“黨的二十大”這一主題主線,濃墨重彩做好黨的二十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4·13”重要講話發表四周年、海南省第八次黨代會等重大主題宣傳。高位謀劃,精心策劃,推出了《瓊州如此多嬌》《非常公園》《非凡十年看海南》《大地長歌》《遙瞰征途》《統計賬本里的十年》《海南這十年·100集秒覽海南》等一批專題報道和融媒精品。
外宣方面,在黨的二十大召開前后推出“以外眼看海南巨變——海南這十年”英俄文專題,策劃《海南這十年|老外說》《海南這十年|遇見自貿港——國際傳播大使帶你看海南》系列雙語短視頻節目,以及《中國式現代化在海南•100集“秒覽自貿港”》系列英文微視頻。制作《勞拉讀報告:從海南實踐讀懂中國式現代化》《芭蓮娜“數”讀報告:四個“1”折射十年非凡成就》等視頻節目,借外嘴解讀黨的二十大報告,講好黨的二十大故事。
《非凡十年看海南》專題報道
《大地長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宣講活動系列報道》
融媒體產品——瓊州如此多嬌
勞拉讀報告:從海南實踐讀懂中國式現代化
“海南這十年·老外說”系列報道
(二)圍繞重點,聚焦熱點,主動回應社會關切,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
圍繞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聚焦社會熱點,發揮媒體輿論監督和引導作用,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結合海南“能力提升建設年”暨深化拓展“查破促”活動,采寫了海口小區停車費亂象等一批有影響力的輿論監督報道,推動政府部門出臺規范性文件,解決堵點難點問題;在全省展開“六水共治”攻堅戰之時,開設“問政海南·治水偵察兵”專欄,助力“六水共治”工作;結合海南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聯合“學習強國”海南學習平臺推出“文明海南”“誠信海南”欄目,開設紅黑榜,助力文明海南、誠信海南建設。圍繞撂荒地、禁塑、漁船非法捕魚等熱點,南海網《新海南調查》欄目深度追蹤,為政府部門的工作提供建設性意見。
海南“六水共治”攻堅戰專題報道
(三)發揮作用,做好引導,積極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南海網以“南海時評”平臺為依托,打造南海觀潮、海漫評、新海南評論、椰時評等主流輿論陣地。2022年組織刊發獨家評論700余篇,《讓幸福的田野充滿春天的希望》《以冬奧為媒“秀”出最美中國文化》等多篇地評線稿件獲中央網信辦全網推送。
“南海時評”欄目
(四)做強平臺,做精內容,對外講好“海南故事”“中國故事”。
2022年,海南國際傳播中心與海南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傳播融媒體中心國際傳播部實現跨媒體整合,海南國際傳播中心全新啟航,積極對外講好“海南故事”“中國故事”。
海南國際傳播中心一方面做大做強海南國際傳播平臺,依托四大外語網站集群、海外社交平臺,建立海外聯動機制,提升海南自貿港在海內外的能見度。一方面打造重點欄目,謀劃精品,強化《勞拉來了》《芭蓮娜走讀海南》等重點欄目,堅持以“小切口”呈現“大主題”,用“家常話”講清“大道理”,以“一個外籍主播適配一個故事”的方式,挖掘講述了“大山里的林三代”“三個老外的黎錦夢”“日本沖浪者”“三個意大利人”“美國網紅托米”“全球新聞官魯斯蘭”“江東新區國際招商員”“村里來了外國人”等發生在海南自貿港的鮮活生動故事。
勞拉來了
芭蓮娜走讀海南
三、陣地建設責任
(一)建立矩陣,鞏固壯大主流輿論陣地。
南海網堅持“平臺為基”,全力打造新媒體矩陣,增強主流輿論陣地影響力。重點打造的新海南客戶端上線三年多,2022年裝機量成功突破500萬。新媒體矩陣多個平臺粉絲量居海南媒體前列:南海網微信粉絲量103萬+、新海南快手號粉絲量191萬+,海南國際傳播中心海外社交媒體賬號粉絲量161萬+,全平臺粉絲量超1500萬,主流輿論陣地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在重大主題報道和精品欄目策劃中,南海網新媒體矩陣強勢聯動,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圍繞黨的二十大、“4·13”重要講話發表四周年、疫情防控、消博會、博鰲亞洲論壇等重要節點、重大報道的內容策劃,內外宣多平臺聯合推介,傳播效果顯著提升。
(二)拓展渠道,“四級聯動”放大主流輿論聲量。
為了讓主流輿論向網下延伸、向基層拓展、向百姓靠近,南海網搭建“四級聯動”的傳播體系,不斷拓展傳播渠道,放大主流媒體聲量。
與全國平臺聯動,實現跨省、跨區域媒體間的資源互動。聯動全國20多家媒體和平臺,推出《開往春天的列車》融媒體產品,打造了一個全網閱讀量突破3億的現象級產品;聯合全國媒體平臺開展《打卡海南》直播活動,話題閱讀量當年突破3000萬。與海南日報報業集團、海南廣播電視總臺聯動,重大活動互相借力,互推內容資源,聯動傳播放大聲量。與市縣融媒體中心、海南省新媒體協會會員單位聯動,資源共享、互聯互通、聯合生產。與海外平臺聯動,海南國際傳播中心與韓國有線電視濟州放送達成“友好媒體”合作關系;與塔斯社開展聯合采訪、內容互推等合作。
聯動全國20多家媒體和平臺推出《開往春天的列車》融媒體產品
四、履行提供服務和人文關懷責任
(一)搭建網絡問政平臺,積極參與社會治理。
作為南海網重點打造的網絡欄目,《問政海南》聯合省政府督查室、省12345熱線聯合建立了常態化網民反饋機制,2022年網民留言的答復率達98%,實現媒體與政府、群眾的強連接,在海南省“能力提升建設年”暨深化拓展“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中,助力解決了一批群眾關注的堵點難點問題。該欄目也從單一網絡問政報道向參與社會治理的深度方向邁進。
“問政海南”欄目
(二)發揮“媒體+公益”優勢,持續開展公益活動。
由南海網參與發起的“公益海南”活動從2019年發起至今,已持續開展四年。2022年8月海南疫情期間,南海網聯合海南鄉村振興網發起2022全民戰疫“益”起來——“公益海南”四號行動,充分發揮全媒體傳播矩陣優勢,從四個方面發力,即捐贈運輸的救援、助農助企的救助、母嬰用品的救急、特殊藥品的救命,精準對接,持續接力、傾盡全力,為群眾、為企業、為農戶解決多項實際困難。據統計,通過“公益海南”四號行動這一平臺,成功對接農產品銷售(含捐贈)累計328.9萬斤,發動130多家企業、組織以及近600名愛心人士加入抗疫物資捐贈、助家、幫扶等公益行動,累計助力捐贈抗疫物資超過857萬元。#海南抗疫幫忙#話題閱讀量超9000萬,發布互助信息2200多條,宣傳視頻總播放量超1800萬。此外,“公益海南”平臺推出“益廣告 益企業”活動,南海網拿出 1000萬元廣告資源給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免費投放,助企紓困。
疫情期間,“公益海南”四號行動幫助儋州果農解決農產品待銷難題
(三)強化責任擔當,開展公益宣傳,傳遞社會正能量。
2022年,南海網持續公益主題宣傳傳遞正能量,共推出公益主題宣傳專題17個,發布公益類相關稿件6540多篇。新海南客戶端推出公益主題宣傳開機頁面15個,主題涉及環境保護、安全教育、好人榜樣、志愿者活動、疫情互助等各類公益活動內容。
南海網運營“海南疫情防控”微信公眾號時,成立專班第一時間發布準確權威的信息,報送轉辦大量求助信息,幫助游客市民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為切實解決居民在封控期間遇到的實際問題,聯合今日頭條、抖音平臺開通“海南戰疫幫忙”求助通道,架起溝通各方的橋梁。
在抗擊疫情的重要節點,南海網聯動東方網、大河網、紅網、四川新聞網、天目新聞等全國援瓊的20多家省(區、市)媒體推出22張創意海報,致敬援瓊醫護人員,全平臺總閱讀量超1000萬,其中南海網抖音平臺話題#謝謝你與海南并肩抗疫#閱讀量最高超790萬。在第五個“中國醫師節”之際,南海網聯合三亞傳媒影視集團推出特別策劃——《謝謝“瓊”盡全力的你》互動H5,讓廣大網友通過線上留言傳遞對醫者的祝福和感謝。
疫情期間聯合今日頭條、抖音平臺開通“海南戰疫幫忙”求助通道
南海網聯合三亞傳媒影視集團推出特別策劃——《謝謝“瓊”盡全力的你》互動H5
五、履行繁榮發展文化責任
(一)打造特色欄目,對外展示海南特色文化
生態環境、熱帶雨林、物種寶庫、最美海洋、旅游天堂、黎苗文化等是海南推動本土文化走出去的獨特IP和特色題材,南海網持續打造好《這里是海南·秘境尋蹤》《跟著非遺看海南》等反映海南人文生態、少數民族和非遺文化的特色欄目。值得一提的是,系列生態微紀錄片《秘境尋蹤》上榜2022年度“學習強國”百靈短視頻百強榜。為體現國際傳播的本土化、精準化和特色化,海南國際傳播中心還制作推出《海外傳播官游五指山》《老外帶你種草海南非遺》等系列節目,全面展示海南特色文化。
《這里是海南•秘境尋蹤》
《黎族民歌:古調新聲 璀璨出圈》海報
(二)向海內外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22年春節期間,海南國際傳播中心挖掘中國春節、中秋節、海南習俗的人文風味和情感內涵,在形式上持續追求創新,首次嘗試“綠幕+一鏡到底”拍攝手法,推出了《海外傳播官過中國年》特別節目。中秋佳節之際,推出民俗主題全球直播《中秋之夜—HIMC中外主播邀您一起用詩詞共赴明月》,由中外主持人攜手海南華僑、外籍嘉賓、文化學者走進海南歷史名街騎樓,共話中秋民俗與海南特色南洋文化。聯合中共文昌市委宣傳部聯合推出的《文昌年俗年味趣體驗》全球雙語直播,在央視頻、CCTV+國際視頻通訊社、臉書賬號Hainan Touch和Hainan Today同步直播。
《海外傳播官過中國年》
(三)海南日記系列采風活動探尋海南文化之根、傳播海南文化之美。
由南海網承辦的海南日記系列采風活動已經連續舉辦兩年,2022年分別開展了全國知名作家走進黎族采風和關注鄉村振興的活動,推出《海南日記·鄉村振興七日談vlog》和《走進黎族·作家日記》系列報道,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2022年10月,《海南日記》(全四冊)新書在海南省博物館舉辦新書發布會。該著由周大新、劉醒龍、葉兆言、徐則臣、劉大先、樹才、胡竹峰、文珍、鄭鵬等9位作家執筆,南方出版社出版,總計36萬余字,通過一百余篇實地采風日記,多方位展現海南歷史與人文之美。
《海南日記》新書發布會
六、履行安全刊播責任
(一)落實“五個堅持”,做好內容管理
為強化網絡內容管理,南海網積極履行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在健全內容審核機制、規范信息內容傳播、加強重點功能管理等方面建立了長效機制。通過“人防+技防”相結合的方式,嚴格落實“五個堅持”,即堅持權威來源,堅持落實“先審后發、三審三校”制度,堅持常態化內容巡查,堅持發布內容差錯提示,堅持黑馬校對軟件全覆蓋,確保內容安全生產。
(二)強調“五個重視”,確保網絡安全
在網絡安全管理方面,南海網堅持“五個重視”,即重視頂層設計,成立網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認真履行網絡安全主體責任,不斷提升治網、管網、用網能力。重視系統性,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測評體系開展工作。重視資金投入,網絡安全投入逐年提升。重視人才隊伍建設,技術保障力量達110人。重視內外協同,網絡安全管理水平穩步提升,近幾年未發生重大網絡安全事故。
(三)建立應急預案,保障信息服務。
制定了《南海網網絡安全應急預案》《網絡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等規范制度。網站信息服務系統建立雙機熱備份機制,一旦主系統遇到故障或受到攻擊導致不能正常運行,保證備用系統能及時替換主系統提供服務。
七、履行遵守職業道德規范責任
南海網重視加強員工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升政治素養和職業素養。在隊伍管理上,要求員工認真學習和熟知《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并落實到工作的各個環節中。嚴格按照規定管理新聞記者證,新聞從業人員采訪時自覺出示新聞記者證,采訪過程堅持真實、客觀、公正的原則;刊發稿件實行實名制,杜絕各種有償新聞行為,不得向采訪報道對象或利害關系人索取財物和其他利益,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堅決抵制低俗庸俗的新聞報道內容。
在新聞采編、報道評論中,南海網采編人員自覺維護報道對象的合法權益,堅持做到報道不涉及個人隱私,堅決防止對報道對象造成二次傷害;維護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和殘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合法權益。
八、履行保障新聞從業人員權益責任
(一)充分保障員工正常福利待遇。
南海網嚴格履行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規范勞動用工,與所有員工均簽訂了勞動合同,合同期限及試用期限按法律規定執行。為職工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和公積金繳存登記,為員工申報繳納了“五險一金”。認真執行職工法定假期、帶薪年假、病假、婚假、產假、育兒假等制度。
(二)開展各類學習培訓,提升員工綜合素質。
搭建“1542”工作框架,能力提升和業務發展齊頭并進。2022年以來,南海網組織63場實戰化培訓,開展35場專業化練兵活動,設置12項特色化比武活動,建立16項相關規章制度,活動覆蓋近5200人次。在大練兵活動中,“妙筆計劃”培訓、內容優秀作品分享會等,將能力提升融入常態化的工作中,營造濃厚的業務建設氛圍。
九、履行合法經營責任
(一)南海網高度重視在日常工作中履行合法經營責任,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經營行為規范,不偷稅漏稅,不刊播違法違規廣告。加強社會類、娛樂類信息導向管理,多次深入排查炒作低俗媚俗庸俗新聞。
堅持采編和經營“兩分開”,經營活動由經營部門負責,嚴格抵制因商業利益影響新聞報道公正性。
(二)創新經營,拓展經營空間。全面推進線上線下融合互動,開展一系列兼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經營活動和營銷。鎖定海南自貿港優化營商環境訴求,創新推出“營商環境評估”等服務產品。承接多個市縣的就業驛站建設工作,實現“打通就業最后一公里”。
深耕文旅行業,謀劃并執行第二屆海南民間文化藝術季、第三批海南非遺傳承人記錄工程等,策劃文旅推廣項目“開往鄉野的列車”鄉村旅游推廣。
十、后記
2022年,南海網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需進一步加強,具體不足表現在:現象級作品不多,國際傳播能力提升、人才隊伍建設、技術平臺賦能內容建設等方面需進一步加強。
2023年將從以下6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做好重大主題宣傳。將繼續發揮全矩陣、多語種自主傳播優勢,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宣傳報道。
二是講好海南人文風物的故事。圍繞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海南環島旅游公路通車及驛站、少數民族文化、蘇東坡在海南、海南特色旅游資源和地標等做好專題傳播。
三是加快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優化平臺矩陣,增強精品意識,圍繞重大主題、重要節點,策劃推出一批傳播精品力作,進一步增強平臺影響力。
四是加強隊伍建設,加快人員轉型,通過“走出去”“引進來”“內部業務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強化理論和業務培訓,培養一支能打硬仗的全媒體隊伍。
五是著力打造2.0版“333”國際傳播體系,實施“海鏈計劃”“海僑計劃”、“海語計劃”和“繁星計劃”。
六是加大技術研發投入與力度,計劃完成自主研發的客戶端技術系統和PC端技術系統,解決發展中的技術瓶頸問題。
責任編輯:林莉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